救市要見效益強化監管勢在必行
07/02/2009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救市方案,在參議院討價還價爭拗「講數」。一方面共和黨議員不斷提修訂,包括較早前提出備受爭議的「買美國貨」條款;另一方面修訂融合了更多訴求,救市金額面臨加碼的需要。奧巴馬新官上任,急於燒旺救市的第一把火,但政治現實使他不能遂願。經濟惡化的程度及速度,使企業和國民對阻止經濟惡化望眼欲穿,但結果是愈急切愈失望。
全球救市發展到目前,經驗清楚呈示,出手要「快而重」的取態,已被認同為對抗金融海嘯的必然策略。然而,在求快的比併之中,美國也冒現救市資金的揮霍。近期揭露華爾街分紅高達一百八十四億美元,堪比○四年金融鼎盛期,終於激起公憤,惹得奧巴馬直斥「可恥」 、 「極端不負責任」。加上高管曾巨款裝修寫字樓或試圖訂購專機,逼得奧巴馬落限薪令。
綜觀美國救市進程,本應體現兩大原則:一是效率,二是效益。然而,目前距離達成目標顯然仍遠,正如前面所提,救市方案的推動欠效率,主要是政治角力置救市情急於不顧;救市資金被濫用,是因為欠缺妥善監管的問題未得到解決。國會監督小組發現,救市斥二千五百四十億美元,注資逾二百家銀行換來資產僅一千七百六十億美元,帳面差七百八十億美元,效益奇低。
先看政治角力。奧巴馬接手了布殊留下的爛攤子,希望憑強化兩黨合作的抱負,去搞好經濟。但對其救市方案,共和黨無一票支持,顯示不合作的態度。因為若救市失敗,共和黨不欲代人受過;若救市成功,共和黨也不願為人贈功,助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勝出一○年中期選舉。如此嚴酷的政治現實,奧巴馬要擺平不容易,這是救市效率之難。
再看杜絕濫用。被奧巴馬怒斥,華爾街旋即有人出面「駁嘴」。華爾街一再揮霍,已到了不怕政府、無視民意地步,這固然同受政策縱容,其慣性坐大有關,也因為它們所「騎劫」的是國家命脈,而且「大到不能倒下」。何況美國實施全球金融戰略,還須借助華爾街,試想,要提升監管嚴加箝制容易嗎?監管鬆弛而難收正是救市效益之傷。
這場危害全球的金融危機,本就是由華爾街的貪婪而起,要消除危機,又豈能不從提升監管入手抑止貪婪?因此,不管如何角力及平衡,改善監管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作為。全球都認同這一點,不論最終做起來收效如何,至少表面工夫都少不免。應對金融危機的大小國際會議,都提及監管的合作,其實關乎救市的效益,重視完善監管是應有之義。
內地有一種思潮,認為中國救市出手快而重,政府的作為優於美國。撇開國情差異不論,看中國救市未見得無隱憂。在谷銀行放貸上,中國雖見效得多,但開閘後的洶湧放貸,就真能使每筆資金,都用在振興經濟的刀刃上嗎?此外,我們看到華爾街的貪婪及揮霍,但對龐大的資金投入下,可能冒起貪污及揮霍、浪費,中國民眾不是也深懷戒懼嗎?因此救市中強化監管,同樣也是中國政府的功課。
講到香港救市,關於效率及效益,早就是「老、大、難」的問題。政府行動比全球慢幾拍,救市策略空洞無方,已是備受詬病的事實。雷曼迷債暴露的監管不力,早已砸碎了官員口中監管健全的「招牌」 ,此外政治內耗利益紛爭自成一格,大金融、小政府的倒置,同美國面對的麻煩大同小異,救市隱憂一點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