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中國銀行業模式利弊談


中國銀行業模式利弊談

乍看之下﹐中國的銀行體系似乎是全球其他地區的仰慕對象。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看起來基本沒有導致美國和歐洲銀行大規模資產沖銷的問題資產。中國銀行業也從未完全私有化﹐因此在危機中也沒什麼要收歸國有的。最重要的是﹐中國銀行業正在從事其他國家政府最期待他們金融機構所做的事:放貸。

但這些趨勢下卻暗藏著危險。現在中國銀行業讓決策者感到滿意﹐但這同一個因素明天可能就會成為他們的夢魘。

中國貸款增長的逆週期模式──經濟增長時減少貸款﹐而在經濟下滑時增加放貸──就是顯示事情不太對頭的第一個跡象。在一個完全由市場推動的銀行體系中﹐銀行貸款會隨著經濟規模增長而增加﹐這是經濟增長期一個自然的、或許是不可避免的特點。當經濟週期轉向時﹐過多的信貸會給銀行帶來不斷增加的壞帳﹐迫使銀行削減放貸。

這一過程目前正在破壞大部分發達國家的經濟。這也是15年前也就是90年代初﹐當中國的信貸年增速達到45%後中國所面臨的處境。近年來中資銀行的部分私有化理應增強了它們的商業本性﹐這種變化應該會鼓勵順週期放貸的模式。

不過順週期模式並沒有出現在目前的週期里。由於近年來名義經濟增長率達到17%﹐而利率卻只有它的一半﹐中國經歷了往往會產生信貸泡沫的局面﹕強勁的增長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儘管偶有例外﹐自2003年以來正規銀行信貸相對經濟規模來說普遍在下滑。

這種模式不符合純商業銀行的常規﹐但它有它的好處。近年來﹐中國的銀行遠不像它們的西方同業那樣不記後果魯莽行事﹐所以現在仍有放貸能力。去年12月﹐信貸大幅飆升﹐創下0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信貸的增長與去年最後三個月的經濟增長形成強烈反差﹐這幾個月的經濟增速可能已滑落到7%以下。

這個現象間接表明﹐中國的銀行現在遠非人們經常描述的那樣是商業性銀行。誠然﹐銀行上市并將少數股份售給國外機構稀釋了政府的所有權﹐但并沒有削弱其控制權。實際上﹐與上世紀90年代中國政府擁有銀行全部股權相比﹐中國的決策層對銀行擁有更大的控制權﹐這主要得益於監管體系的完善。

在銀行轉制前﹐國有銀行幾乎就是政府機構。不過在很大程度上﹐各省區的銀行由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控制﹐統一監管這些銀行的央行事實上也是如此。其結果就是﹐雖然銀行名義上是國有銀行﹐但中央政府很難下令它們放貸。

中央政府改進了管理機制﹐使它能更有效地對銀行進行監管。對大型國家銀行﹐放貸決定權集中在中央。而且與小銀行一樣﹐它們受到更嚴密檢查﹐以確定是否符合中央政府實行謹慎貨幣政策的要求。美國央行美聯儲的地區性架構為中國央行1998年的改造提供了樣板。五年後﹐一個專門的行業監管機構中國銀監會成立。這一組織結構既加強了中央政府思想指導的力度﹐又賦予它強有力的政策工具來控制貨幣供應。

由於有了更大的控制權﹐決策層就能夠在經濟繁榮期采取從緊的貨幣政策﹐如提高準備金率和進行相關的公開市場操作﹐以抵消低利率的影響。這種機制上的束縛削弱了銀行中非國有少數股股東的影響力﹐使銀行無法像純粹的商業銀行那樣從低利率和高增長中獲益﹐為股東尋求更大回報。

鑒於商業銀行在繁榮和蕭條的經濟循環中扮演了關鍵的破壞性角色﹐一些人可能認為政府對銀行的這種控制是個好事情。在總體貨幣供應環境寬鬆的背景下﹐嚴格的監管與干預使銀行免於自我毀滅﹐也使經濟免受銀行破壞。由於中央政府的調控﹐限制經濟無節制增長的逆週期模式在經濟下行時應該會提供緩衝﹐避免陷入持久的蕭條。尤其是﹐與其它各國銀行不同﹐對目前的貨幣寬鬆政策﹐中國的銀行應該能夠更有效地發揮傳導作用。

但是這種中國模式有一些值得警惕的地方。市場導向的體系不管在經濟膨脹時存在什麼樣的危險﹐它的好處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就能體現出來。在經濟下滑的時候﹐銀行通常會變得謹慎﹐這不僅是因為銀行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還因為經濟風險上升了。由於受到審慎要求和貨幣政策的限制﹐中國的銀行很少有機會發展必要的技能以安然度過目前這個更加困難的環境。

特別是﹐現在出現了令人擔憂的信號﹐顯示北京雖然成功地在經濟繁榮時期避免了信貸泡沫膨脹和破滅的週期﹐但它正在目前的經濟下行時期陷入這樣的週期。中國政府確定今年的貨幣增長目標是17%﹐經濟增長率可能在8%左右﹐從而為信貸過剩埋下了伏筆﹐這種信貸過剩的巨大危害性已在其它各國得到了體現。當然現在擔憂信貸過剩還為時尚早﹐但目前政策的結果可能是將來壞賬增加﹐并可能需要在某個時候對銀行實施有中國特色的救助計劃。

總而言之﹐也許世界各國正以羨慕的眼光注視著中國。但是﹐在各國政府考慮對各自的銀行業進行重組的時候﹐斷言中國的銀行體系就是最佳效仿模式顯然是為時過早。

搜尋此網誌

網誌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