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霧裡看花的中國GDP數據


中國的經濟增速究竟有多快?或者,它是否還在增長?

許多經濟學家和投資者越來越迫切地希望找到這些問題的準確答案,他們試圖據此判斷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發展趨勢。目前尚不清楚中方的統計數據是否像部分經濟學家長期認為的那樣普遍不準確,甚至是受到刻意操縱。但至少可以說,這些數字有點讓人拿不準。

中國國家統計局說,2008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長6.8%。這個增幅大大低於一至三季度的10.6%、10.1%和9%。

採用年度對比數據是中國的慣常做法,這樣可以避免經濟短期波動帶來的混亂。但年度對比數據也掩蓋了近期的波動,無法將剛剛發生的變化的相關信息更多地傳遞出來。這也是許多發達國家按季度變化公布GDP數據的原因之一。

季度對比數據通常要經過季節性因素的調整,以考慮特殊時間段(比如聖誕節期間)的影響,並折合成年率,以顯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一年的變化情況。由此計算出的數據能夠顯示出明顯不同的趨勢:比如,美國四季度GDP比上年同期下降0.2%,但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折合成年率卻較上季度下降了3.8%。

對中國而言,6.8%的年增幅對應的季度增幅應該是多少最近存在很多爭議。估計值的范圍從下降1%到增長4%出入很大。而且也沒有官方答案:國家統計局說,它一直在計算較上季度的增長率,但因為還有許多技術性工作要做,因此尚未公布這些數字。

顯然,對中國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的季度數據應該是多少並未形成一致意見,而且理由也很充分。正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的阿爾伯﹒特凱德爾(Albert Keidel)不久前在華盛頓的一次演講中所指出的,季度GDP中不僅存在大量的季節性變量,而且這些變量的模式也隨時間推移變化很大。因此,很容易做出不同的季節性調整,相應產生了迥然不同的最終結果。

這種分歧的後果是什麼?雖然很難將某一預期作為權威性結論,但似乎存在一個大體上的共識,即至少四季度經濟仍在增長。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宋宇說,我認為我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經濟仍在增長,而且我們很有信心地認為,四季度較上季度的增幅折合成年率約在2%-4%之間,至於在這個范圍內具體有多高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人們還可能難免得出數據來源存在問題的結論。凱德爾說,使用這些數據真的要冒風險。我認為,在我們能真正依賴經季節性調整的季度數據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終,得到季度增長數字的收獲可能不會比年度數據已得出的結論──2008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明顯放緩──要多很多。經濟學家可能對放緩的程度存在不同意見,但他們的困惑卻是共同的。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最近在說明其計算結果的報告中說,至少可以說,數據有些奇怪。國家統計局這樣做沒有好處。缺乏經過修正的季度GDP數據且對2008年數據計算方法不作解釋只會更讓人懷疑這些數據受到故意操縱。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反駁了這些猜疑。他在不久前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說,中國的統計制度盡管還需要完善,但在亞太地區已算先進的了。

馬建堂說,在中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8%的數據公布後,我聽到了國際上的兩種聲音:一是認為中國宣稱的增速比實際情況高,因為“四季度用電量是負增長,故而GDP不可能有6.8%的增長”。持這種觀點的人實際上對經濟運行各種因素的內在關聯不是很了解。另一種說法認為這一數據被故意壓低了,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故意壓低2008年的數據,借此為2009年實現“保八”目標做舖墊。這完全是一種主觀臆測,沒有任何依據。

搜尋此網誌

網誌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