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星期一

“騰籠換鳥”:危機年代的奢侈?


“騰籠換鳥”:危機年代的奢侈?

"騰籠換鳥",或者說產業轉移和升級戰略,在廣東多年來一直是熱議話題。最近兩則消息為"騰籠換鳥"之爭添了柴薪,一是關於出口大幅下滑,外貿前景堪憂的數據公布,二是廣東的"騰籠換鳥"受國家主席胡錦濤肯定。

珠三角產業"騰籠換鳥"及"企業、勞動力雙轉移"政策提出後,引起各方爭議,反對者稱這將增加企業經營成本,造成大量工人失業。

在受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之時,以加工出口為主的中小企業進入寒冬,大批倒閉,全國各地流入廣東的農民工飯碗丟失,更引發了社會穩定受到威脅的擔憂。

時機是關鍵

作為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產業政策或發展戰略,"騰籠換鳥"的意思是把勞動密集型低端製造業轉移出去,把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吸引進來。

這是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必經的階段。學術界對政府通過制定產業政策推動產業升級仍有爭議,不過實例俯拾即是。

但是,"騰籠換鳥"戰略的關鍵在於時機和配套設施及政策。

增長和就業

據香港《明報》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3月7日出席人大廣東團討論會時,強調金融危機可帶來轉變發展方式、結構調整的機遇,被理解為對廣東"騰籠換鳥"的支持。

此前,也有一些學者撰文分析"騰籠換鳥"有利於保增長,認為廣東大批中小企業倒閉或遷出並不是騰籠換鳥造成的﹔在金融危機蔓延到實體經濟的過程中,政府更應該有選擇地幫助企業轉型升級,而正確的選擇是順應市場規律,不能保護落後的過剩產能。

另外,騰籠換鳥跟"保增長"和"保就業"並不矛盾,因為它通過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可以帶動就業,同時在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後,現代服務業可以得到更大發展,也可增加就業。

也有人認為,廣東的"騰籠換鳥"戰略結合了"政府主導"和"市場主導"這兩種模式的優點,可能會形成一種新的"廣東模式"。

奢侈的愿望

不過,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者張煒認為,目前強調"騰籠換鳥",即使是在政策層面,也是過於奢侈的願望。

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壓力是一對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的矛盾,而產業升級本身意味著從勞動密集型轉向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生產,這將造成經濟增長的就業系數降低。

全球經濟衰退,使得這一對矛盾更加尖銳。

他說,在經濟平穩增長時期,廣東的"騰籠換鳥"對中國其他相對較不發達地區,尤其是主要的農民工輸出地區,造成的衝擊不會像危機時期那麼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對"騰"與"換"過程中造成的不穩定因素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強。

但現在實施"騰籠換鳥",實際上加大了經濟危機對中國的衝擊,加大了擺脫危機的成本。

即使是支持"騰籠換鳥"戰略陣營,也有人指出,在危機環境下,舊鳥走了,新鳥一時進不來,不僅是徒勞,還會生出許多新問題,比如財政收入和租金收入減少,社會壓力增大。

因此,珠三角的企業就地升級改造,創造或改善企業生存發展的軟環境,或者說"育鳥",也應該是政府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政府還應該為這一騰一換過程中利益受損的群體提供相應的補償。

誰給補償?

劍橋大學的張煒說,珠三角"騰籠換鳥",還必須考慮跟省內、省外和中央的利益協調問題。

"騰籠換鳥"過程中,失業民工的社會救濟如何安排?由廣東省,還是這些民工的老家政府,或者中央政府?

他說,如果這個關係沒有理順,那麼就是為了本地區的利益把負擔推給其他地區和中央政府﹔而這很可能是廣東的"騰籠換鳥"遭致不少反對的原因之一。

即使"騰籠換鳥"跟"保增長"不矛盾,也很難說跟保"穩定"不矛盾。企業和勞動力轉移到欠發達地區,本身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很多變量。

軟環境

廣東東莞是"騰籠換鳥"先驅。那裡集中了大量低端產業中小企業,屬於政府希望換掉的"鳥",而它們則最不願意"騰籠",因為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交通、運費、時效和產業鏈配套等方面的成本可能更大。

另一方面,對政府而言,這些東莞"鳥"騰出的"籠子",如廠房等,是否符合高端產業的要求?改造後是否能有效出租、利用?

還有高端產業對軟環境的要求。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閻小駿曾在《南方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說,"轉換發展模式、實現產業和勞動力的雙轉移,關鍵在於吸引新的高附加值產業,並盡快形成產能。"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作者認為必須認真保護知識產權、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加強法制和治安環境的建設,還要在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和教育方面投入更多。

這些多年來不絕於耳的目標,到現在仍然是目標,那麼有多大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呢?

技術、市場條件

張煒還指出,產業升級的技術和市場條件目前並不沒有成熟到"時不我待"的程度。

如果廣東省"騰籠換鳥"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外銷產業,提升外銷產業的技術含量,那就必須考慮目前在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賴已經過大的情況下,這個目標是否妥當?

從市場角度看,產業升級不是簡單的領導決策問題,更大程度上是企業或企業群體發展過程的一部分。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引導和財政政策的扶持,並不能代替企業的自主動力和努力。

如果企業的動力遠遠不如政府的動力,那本身就說明產業升級的市場條件並沒有成熟。

搜尋此網誌

網誌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