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中國為什麼不應讓人民幣貶值?


中國為什麼不應讓人民幣貶值?

北京官員一句疑似說過的話,引發匯率大幅波動。這場風波不是茶杯里的風波,它反映了在全球貿易戰威脅日益增強的時候,人民幣匯率問題變得越來越敏感。

據報道,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英文雜志China Briefing網站週二刊登的專訪中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今年可能貶值至7元附近。報道在週二引發了人民幣海內外市場匯價大幅波動,美元對人民幣一度突破6.84元關口,美元對人民幣一年期選擇權隱含波動率也一度上漲至10%。

發改委週三發表聲明否認張曉強就人民幣匯率接受過采訪,指責有關媒體的報道為捏造。不過在China Briefing網站上(http://www.china-briefing.com/news/),週三仍可以看到張曉強的專訪文本,只是其中沒有貶值幅度的內容。網站發表聲明稱,有關人民幣可能貶值到6.95—7元附近的說法是文本和翻譯錯誤。

其實,即使按照6.95—7元的目標位來計算,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貶值1.6%-2.3%。相對于人民幣幾年來的升值幅度,以及絕大部分貨幣正在對美元貶值的事實來說,這個貶值幅度并不大。在中國出口迅速大幅惡化和出口企業失業率攀升的環境下,考慮讓人民幣貶值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日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就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建議,政府應積極引導外匯市場將人民幣匯率降至6.93元左右。

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是比貶值更好的政策選擇。去年12月份,筆者在《人民幣匯率背後的政治》一文中提到,如果讓人民幣貶值,可能會遭到亞洲鄰國的指責並引發競爭性貶值,同時引發中國與主要夥伴的貿易摩擦,招來報復性措施。兩個月來經濟形勢的發展使中國越來越無法承受這兩個後果。

人民幣貶值就是降低出口產品的價格,但在經濟衰退中﹐外需的價格彈性下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起不到刺激外需的作用,就像通貨緊縮時價格下降反而導致消費減少一樣。在亞洲各國出口普遍下滑之時,讓人民幣貶值這種損人不利己的短視政策不是一個大國所為。

經濟衰退必然會帶來貿易摩擦和貿易戰,各國會通過各種貿易壁壘來限制進口,而貿易逆差國尤其如此。現在,世界貿易戰的烽火已隱約可見:美國國會制定了“購買美國貨”條款;印度禁止從中國進口玩具,并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歐盟決定對中國出口緊固件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中國作為貿易順差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符合中國利益,中國在貿易戰中遭受的損失肯定會大於貶值帶來的好處,因為匯率問題而引發貿易戰是因小失大。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中國政府最近反復重申人民幣將保持平穩。不升值,也不貶值,在現在不是無為之舉,而應該是一種主動的政策選擇。出口意味著國內產能過剩,中國應盡力拉動內需來消化這些產能,這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

搜尋此網誌

網誌封存